博山招商指南
位置
博山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,淄博市南部,位置坐标:东经117°43′—118°42′,北纬36°16′—36°31′。
地质
博山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,自老至新有四界七系。其中:太古界——泰山群。此层分布于岭西、乐疃、南博山、池上、李家等。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、黑云变粒岩、斜长角闪岩、角闪片岩等。地层厚2700-15000米左右,距今约24亿年;古生界——寒武、奥陶、石炭、二迭四系。寒武系分布于石门、北博山、李家、池上、源泉、岭西、南博山等。岩性下部为页岩夹灰岩,中部是厚层鲡状灰岩及页岩与博层灰岩互层,上部为泥质条纸灰岩夹薄层灰岩与页岩互层。沉积环境属海相,含动物化石。层厚600米左右,距今5亿年之多;奥陶系分布于石门、夏家庄、石马、乐疃、八陡、源泉、岳庄、北博山等。岩性为纯灰岩、泥灰岩、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,属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,含动物化石。层厚800米左右,距今4.4亿年;石炭系分布于八陡、福山、山头、域城、白塔、夏家庄等。岩性为砂、页岩互层加灰岩,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地层,富含动物化石。层厚140米,距今约2.7亿年;二迭系分布于八陡、山头、福山、夏家庄、白塔、蕉庄、域城等,层厚430米左右,属陆相沉积,含植物化石,距今约2.7亿年。中生界。区境内只在蕉庄乡露侏罗系中、下统,由砂岩、页岩及岩质页岩组成,属河湖沼泽沉积,含植物化石。厚180米,距今约1.4亿年。新生界。区境内仅有第四系,广泛分布于河谷、河川、低洼处,以粘质沙土为主,间夹砂砾层,厚3-4米。
地貌
博山区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,南、东、西三面中低山环绕,中间低山、丘陵、山涧、河谷排列,北面为丘陵河谷地带,地势总变化在130-1100米之间,南部淄河流域与北部孝妇河流域河底高度相差在160-200米之间。
南、东、西三面中低山区面积为334.7平方公里,占博山区总面积的49.1%。淄河流域南部地势高起,相对高差500-700米,沟壑纵横,东部地势高峻挺拔;樵岭前至桃园一线西部,地形相对高差550米左右,沟谷幽深,山势峥嵘,随处可见。
中部低山丘陵区(包括淄河流域中北部和孝妇河流域的南部)面积297.55平方公里,占博山区总面积的43.6%。孝妇河与淄河分水岭立于其中,西起羊峪岭,东至671高地,呈弧形东西分布,沟谷切割较深,河谷发育,冲洪积层沿淄河两岸分布。
北部丘陵区位于城区以北,面积49.75平方公里,占博山区总面积的7.3%。山岭起伏平缓,最高山顶大尖山海拔295.5米。地形最低处孝妇河出界口海拔130米。孝妇河沿岸冲洪积层连续分布。
水文
博山区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淄河和孝妇河,次有青阳河和牛角河。前3条属小青河水系,后1条属黄河水系。
